☆書名:第一次買日本房就賺錢
作者詳述日本不動產的投資技巧與方法,甚至論及日本泡沫後,只剩租賃能繼續維持。

「心得:作者詳述日本不動產的投資技巧與方法,甚至論及日本泡沫後,只剩租賃能繼續維持。」

  1. 實際投資物件,需計算上班族平均年收入推算初貸款可能償還金額,來決定價格上限。
  2. 無實際需求的自用公寓,其上漲後還是要回歸一般人買的起,這就是市場機制。
  3. 分四類型投資:
    a.核心型投資(以租金收入為主,黃金地段收益穩定風險低)、
    b.核心加值型投資(租金漲價兩者兼得,約落在市中心次等地段)、
    c.增值型投資(予便宜物件加值後租售,要很強企畫和經營能力)、
    d.投機型投資(拍賣或整批出售,需現金和專業性)
  4. 最適合低風險高收益得物件就是符合核心加值型投資的房子,個人要素需具備下四點:
    a.能利用銀行借款產生槓桿作用用別人錢賺取利潤、
    b.物件價格下滑沒有立即還款壓力能長期投資者、
    c.景氣差仍可持續獲得低利貸款與租金收益可產生價差
    d.景氣好時高價脫手出場。
  5. 核心加值型物件,能穩定得到租金收入,可當生活費或維修費,賣掉後大幅增加現金,再投資,這是基本收益模組。
  6. 東京人口密度世界第一,景氣差租金跌,辦公室店面風險會提升,所能投資的剩單人套房和家庭房,因東京超大量的流動人口撐起租金市場(學生、亞洲人、高收入女性)。
  7. 不受高齡化和少子化衝擊的地區,就是銀座、六本木、惠比壽,因收益率不高,不適合還要償還貸款的長期持有。
  8. 對於一般投資人,選擇來自租金收入的現金流並不會增加的物件,雖漲價可期,興趣缺缺,但這樣的物件卻是由大財主買進,他們根本不計較現金流量和內部報酬率。
  9. 房地產的投資照理說是生活之糧,也是養老的準備,所以必許避免高風險高報酬這種賭博性的要素。
  10. 日本地方金庫提出,至少”沒有一位全職房東遭到破產”,如此有自信的看法,而押注在拼命做可以賺到比東京市中心物件更高收益,似乎也沒錯。
  11. 物件租出去才能有收益,而買進的物件多為空屋,所以必須找優秀的管理公司代管才能實現算盤上的高收益。
  12. 東京租貸上,會先從池袋新宿涉谷的火車站開始找房,覺得租金高的人才會擴散出去,如此造成金字塔結構,市中心的出租公寓經常是滿住的,郊區的住房無吸引力。
  13. 投資公寓大樓的人多是初學者,無法達到生活無虞的境界,除非擁有80間;日本房仲名言:「最初買公寓大廈的家伙,到最後還是擁有區分所有件物」,因萬一投資失敗,頂多用本業薪資償還既可。
  14. 投資的本意是,早點達到這個規模,不太冒風險且穩定地只考租金收入生活。
  15. 公寓大廈的問題:競爭太多而沒有價值、出租上無法獲得優先(只有一間者更容易會被忽略)、變老舊也不能依自己意思整修(管委會干擾或社區意見太多)、社區維修基金不夠改建(公寓大廈的晚景令人擔心) 
  16. 在日本,公寓大廈的房東比透天房東還多,租代持有套房(太小)的物件,導致營運管理成本上升。
  17. 除非具有改造裝修的能力,將這樣的物件改造重生,再賣出。
  18. 木造房優點:能提早攤還折舊、固定資產稅便宜、維修便宜。
    (省思:如果物件如業務所說,出租有利可圖,那何需要賣掉金雞母。)
  19. 大量持有物件是根據大數據法則,趨近於當初期望值的效果,達到降低風險。
  20. 不景氣時期的收支結構和泡沫時期的收支結構是不同的,但健全的投資是以市中心(如台中捷運綠線)穩定的出租市場得來的收入為後盾,進行精算才可。
  21. 投資人少有選擇固定利率,因提前償還會有違約金。
  22. 日本人,無法償還就協商,不會等到破產法拍。
  23. 比欠錢還嚴重的是投資效率惡化。
  24. 持有房子到貸款還完,和當市場大好時半途出售,何為佳?重點是擴大效益,降低風險。增加自有資金,擴大再投資。
  25. 在銀行方面,與其提前償還手頭拮据,不如手頭現金寬裕,更能提升銀行信用評價。
  26. 完全沒有考慮不動產的價值和現況,是所謂的泡沫貸款,時間於2006~2007,有一群人利用全額貸款取得數十億日圓的物件出租,但次貸風暴就沒有了。
  27. 利用房地產投資,和銀行產生借貸關係很重要,但是注意自己對利息上升的承受度,利息多少現金流就沒了。
  28. 另外,如果成立法人能夠節稅就去執行。
  29. 內部報酬率需要學習,並計算最佳出脫時間,只要清楚買進和賣出,在計入租金之後,原有的資本增加額度。
  30. 如能預估未來出脫價格,就能掌握買進買出的風險和現金流量。
  31. 房地產投資最大的支出是稅金。
  32. 現金流量並不是投資房地產最大的利潤來源,剩餘貸款的減少也會達到淨資產增加,但考慮重複投資的概念,產生現金流比較重要。
  33. 需不需要成立法人,端看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級距,進行損益兩平。
  • 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420
  • 2015年3月25日
  • 作者: 玉川陽介
  • https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asic/2015540082698?zone=book&lid=search&actid=WISE&kw=%E7%AC%AC%E4%B8%80%E6%AC%A1%E8%B2%B7%E6%97%A5%E6%9C%AC%E6%88%BF%E5%B0%B1%E8%B3%BA%E9%8C%A2&pi=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