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人口的角度,暗示未來的可能性。
「心得:從人口的角度,暗示未來的可能性。」
- 看完結論結合我的猜測:
a.未來會更都市化,郊區邊緣化。
b.政府主導重劃區併合交通商業醫療區,潛力無限大。
c.本書對於房屋老化著墨較少,但此可能為10年後最大問題,大量偏遠舊社區成危樓。
d.結合第三點,10年後仍未置產者,繼承的偏遠的舊房地產,價格會高嗎?
e.直接推演年長者的落點,提前布局。
f.第三波少子化已入學,開頭是現今五年級虎年 - 他沒估算貨幣貶值和現在的年青人幾乎不置產,直白的說,純脆的金融資產(錢、股票..),未來都可能被稀釋,四十年後100萬只能當50萬。
- 本書仍沒談到房東視角,政府對租屋市場的掌握度仍相當低弱,甚至無法涵蓋到弱勢,社會住宅目標是弱勢租屋族,但是數量遠遠不足,更多社會住宅蓋好了但草草管理,最後很可能又是之前國宅事件重演而已
- 政府像財團(因為央行歸政客管),人民就像易開罐,經濟越弱勢越依存都市,社會住宅卻蓋在郊區!
- 16年後的2034年,台灣有610萬老年人口,市區大套房,15年內新成屋,捷運學區大型醫療中心交疊區,將是顯學。
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0208
2018年2月26日
作者: 卓輝華
相關連結:https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asic/2015540097425?zone=book&lid=search&actid=WISE&kw=%E6%88%BF%E5%B8%82%E9%A2%A8%E6%9A%B4&pi=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