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特別的一本書,作者談日本疫情前後變化,雖然很多看法和主流顛倒,作者寫出自己觀察到可能的未來趨勢。第8點紀錄較有趣。

◎未來都市新趨勢~什麼樣的地點、什麼類型的房子,才能讓疫後的工作和生活變得輕鬆?

「心得:很特別的一本書,作者談日本疫情前後變化,雖然很多看法和主流顛倒,作者寫出自己觀察到可能的未來趨勢。第8點紀錄較有趣。」

1. 故事描寫2019男生工作在澀谷,居住處離下北澤車站8分鐘,25年有廚房的套房25平方公尺,租金8萬日圓,後因女友工作在大手町,打算換成有保全的1房2廳格局,於青山或麻布十番30平方公尺較新或全新物件,月租將到18萬,如選屋齡較高距車站15分,30平方公尺月租15萬日圓。

2. 2019年,設立在東京個企業總部有59萬間,約日本四分之一,上市公司則有51.5%計1973家,支薪族不斷湧入東京,居住在東京50km範圍佔全國人口比,1960年16.7%,上升到2015年26.2%,高達四分之一日本人在忍受通勤地獄。

3. 2019年,工作與住家地點接近型,或工作與住家地點一致型~高塔型住宅大樓增加趨勢,最核心是千代田、港區、澀谷、新宿、中央、文京,東京首都圈沿岸地區,千葉市美濱區的幕張新都心、橫濱市西區的橫濱港未來21、東京都江東區的豐洲,高塔式住宅大樓林立,也擴增到鐵路沿線開發區。反觀,郊外住宅區的新市鎮,如沒有車子代步,生活會非常不方便,再加上高齡化會越來越不受青睞,空屋大量增加,在1都3縣,形成勝利組和失敗組地區。

4. 2020年,ANA航空2020/5月國際線搭乘人數24179,比前一年同期減少97.1%,2020/3~7依日本金融機構推估,經濟損失3兆日圓以上。

5. 認為2025後工作和學習變化:a.界科技促進網路化發展、b.從勞動工時轉為工作產能的考核方式、c.家中公私區域分明將是關鍵(有辦公區)

6. 認為2025後居住方式變化:a.相較於”從住家到職場的距離”更重視”居住環境是否舒適”、b.找到全新的日常(不再人口密集也不通勤)、c.從垂直都市變成水平都市

7. 疫情前不動產標準~a.離住家最近的車站與住家到車站的距離、b.選公寓不選獨棟、c.思考新建房屋、d.資產價值

8. 疫情後作者認為不動產的標準~a.”東京市中心+東京市中心”雙據點(有兩間房子:一間住一間工作)、b. “東京市中心+東京市中心以外”雙據點、c.在郊區市鎮或郊外地區確保一處空間寬敞的據點、d.只在鄉下地區擁有據點

9. 另一附屬雙據點~租6萬箱根40~50老舊房屋,或租10萬沖繩那霸2房2廳,用airbnb出租10天15000日圓就可回收自己付出的租金(轉租?但台灣租賃契約常標明禁止轉租)

山山沐榆感想筆記@621
作者:長田英知出版
2022年3月4日
相關網站:https://www.kingstone.com.tw/basic/2015420090591/?zone=book&lid=search&actid=WISE